射礼是怎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呢?
现代体育竞赛基本上是按照西方文化来定义的,其源头是古希腊竞技会文化。即在裁判员的主持下,按统一的规则要求,组织与实施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进行竞技较量,以决出强弱、快慢、轻重、高低和优劣等,对胜者进行一定的褒奖。其中竞赛体系、竞赛元素(参赛者、裁判员、竞赛场地、竞赛规则、竞赛结果)、竞赛程序是体育竞赛的必备条件。
(一)射礼具有“大射、宾射、燕射、乡射”四个等级竞赛体系。
▲射礼四级竞赛体系示意图。
大射。大射即天子、诸侯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祀,准备时间长,参加人数多、范围广,规模比较大,与祭祀择士有关,是王举行的。西周“柞伯”铜簋的铭文就从举行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、经过和结果,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一场大射礼事件。
▲“柞伯”铜簋:“射礼竞赛奖杯”。(图片来源:河南省博物馆官网)
宾射。宾射是诸侯来朝觐见天子或诸侯相朝之际进行的射礼,凡诸侯来朝见天子,天子与之同射,以表示欢迎客人的到来。《礼记•射义》孔颖达疏曰:“宾射,诸侯来朝,天子入而与之射也,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也。”。
燕射。燕射又叫宴射,是周天子或诸侯与臣下、使臣、宾客等在燕礼后进行的射礼,包含燕礼和射礼两个部分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云:“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,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,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。”。
乡射。据《仪礼》记载,周代社会的每年春秋,各乡下属的州,都要会聚民众习射,并且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,称为“乡射礼”。乡射的比射共进行三轮,称为“三番射”。乡射属于民间射礼,地点在乡校。
(二)射礼具有完备的体育竞赛元素。
▲古代射礼图。(图片来源:《“新六艺”教育系列丛书 礼射》插图)
参赛者。射礼的参赛者既有“柞伯”“小子”“小臣”“职官”“邢伯”“大祝”等贵族及子弟,后来扩展到了整个“士阶层”,最后进入普通百姓生活。
裁判员。射礼竞赛明确设有裁判员这一角色,即“司射”。“司射”在整个射礼过程中起着“以射法治射仪”的重要的作用,在乡射礼竞赛中,“司射”不仅要进行裁判工作,还要为参赛者进行“诱射”示范。因此,射礼裁判员一般由射技专业高超且品德高尚的人担当。
竞赛场地。射礼的竞赛场地始建于近水泽处,据《礼记正义》载:“天子将祭,必先习射于泽,已射于泽,而后射于射宫。”后来随着古代“学校”出现,并且将“六艺”作为教育内容,射礼的竞赛场地主要在“学校”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明确记载:“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:庠者,养也;校者,教也;序者,射也。”
竞赛规则。西周时期,射礼竞赛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规则系统,具体表现在“三番射”中,即第一番射,只报告结果,但不计数;第二番射开始计算射中个数,规则为“不贯不释”,意思是射中但没有贯穿箭靶的也不计数;最为精妙的环节在第三番射,要求匹合音乐进行射箭,既考虑射中,又增加了是否与音乐合拍的规则。整个“三番射”是一种通过规则设计,实现参赛者精神升华的过程。
竞赛结果。竞赛结果是激发人们参与一项体育竞赛的热情的主要元素。射礼竞赛不仅公开给出竞赛结果,而且对优胜者给予精神和实物奖励。“柞伯簋”就是柞伯用周康王奖给他的十块红铜板铸造而成的,这是柞伯10箭全中的最高奖励。
(三)射礼具有严格的竞赛程序。
▲射礼竞赛过程程序示意图。
按照现代体育竞赛定义来理解,射礼不仅属于体育竞赛,而且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体育竞赛活动之一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如今,国内外射礼的研习者层出不穷,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射礼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智慧?
著名学者彭林教授指出,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,古希腊的体育精神,是强调力量、速度、高度、技巧的竞争,注重体魄强健和雄美。儒家特别注重人的全面发展,认为人的精神与体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,人类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,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,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,体魄和技能才有价值。儒家铸剑为犁,在保留田猎之射的形式的同时,“饰之以礼乐”(《射义》),重塑了射击竞技运动的灵魂,将它改造成为富有哲理的“弓道”,成为引导民众全面发展、社会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,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的贡献之一。
本站相关热词:SPG弓箭射箭品牌官网/弓/箭/反曲弓/复合弓/传统弓/儿童弓/攻防箭/箭靶/美猎弓/直拉弓/碳素箭/箭侧垫/弓片/弓弦/减震/瞄准器/撒放器/团建拓展户外射箭运动亲子游戏